監理科技創新實驗室

本實驗室專注於監理科技應用
所衍生之衝擊、挑戰與解決方案
金融科技監理制度的國際擴散與網絡建構

國際金融治理 量化方法 全球治理 國際合作
實驗室執行長
臧正運 副教授

實驗室執行長

陳秉逵 副教授

實驗室副執行長

實驗室研究團隊

陳秉逵副教授

政大外交學系副教授、政大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執行長
專長:國際合作、全球治理、國際金融治理、量化方法

陳宇翔副教授

政大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
專長:經濟社會學、科技與社會、金融社會研究、金融科技與社會

陳柏良助理教授

政大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
專長:法律社會學、比較刑事法、人工智慧與倫理、個資隱私保護、東亞法制度

李宣緯研究員

中研院社會所助理研究員、台大社會系兼任助理教授
專長:複雜系統、計算社會學、賽局理論、機器學習

曾健准研究員

瑞士洛桑大學運動研究所研究員,牛津大學社會學博士
專長:組織研究、產業治理、制度與組織間的社會資本 

實驗室顧問

Professor Lawrence G. Baxter

美國杜克大學法學院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

谷湘儀合夥律師

協合國際法律事務所 (LCS &Partners) 

Professor Jane K. Winn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法學院教授

林慶達組長

工業技術研究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

于涵經理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實驗室研究項目
1

監理科技應用所衍生之衝擊、挑戰與解決方案

2

數位監理申報在我國實踐所需要的法制配套措施與監理溝通

3

機器可辨識與機器可執行之金融監理法規探索與實驗

4

人工智慧及分散式帳本技術運用對金融監理法制的影響與調適

5

跨境監理實驗與跨業監理協作的制度設計與實踐

6

金融監理科技化、央行數位貨幣與消費者資料賦權的全球戰略意涵

7

金融科技監理制度的國際擴散與網絡建構

實驗室產學研合作
1協助各界針對所提出之監理科技(SupTech)與法遵科技(RegTech)方案進行檢視、溝通與設計,以強化其可行性與有效性
2協助各界參與跨境監理協作與活動(如GFiN的跨境監理實驗、以及BIS各地創新中心的相關項目等)
3協助各界推動監理科技或法遵科技的導入與應用,針對組織調適、多方協作以及法令遵循等面向提供建議,並提供所需要的相關教育訓練課程
實驗室工作坊

定期舉辦「金融治理與監理科技圓桌論壇」

(原則上預計每月舉辦一次,邀請4-5位專家進行討論,時間長度為90分鐘,採實體與線上直播同步進行)

研究目標與計劃
工作目標
  • 研究金融科技法制與監理之變革,並對產官學研提出建言
  • 協助我國金融科技監理創新制度(如監理沙盒、業務試辦、創新園區、開放銀行等)之運行與完善
  • 協助我國探索、推動與實踐監理科技
  • 促進金融科技監理領域的國際產學研合作
  • 培育我國金融科技法制監理與技術創新的研究人才
工作計畫
  • 實驗室之研究人員積極進行跨領域合作,發表學術著作,並將研究成果向各界推展。
  • 定期舉辦金融治理與監理科技圓桌論壇,促進多方協作與溝通。
  • 逐步建立本土與國際的監理科技研究網絡與相關專家資料庫,主動參與相關的政策、學術與實務研討活動。
發展方向
  • 成為與主管機關共同經營之金融科技主題創新實驗室
  • 積極參與並成為全球監理科技研究網絡的重要夥伴
  • 成為我國金融科技法制與監理科技領域的重要人才庫
回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