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驗室專注於數位金融、
人工智慧、法規監理

實驗室執行長
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實驗室首席副執行長
東吳大學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

實驗室副執行長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 (MIC)

實驗室副執行長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 (MIC)
蔡政憲教授
林怡伶副教授
黃瑞卿教授
許文彥教授
鄭淳尹創辦人
梁智程創辦人
楊政霖資深產業分析師兼專案經理
黃仕杰產業分析師
賴苡安產業分析師
陳可為專任研究員
李松季理事長
吳守謙副董事長
陳愷新總經理
謝介壽執行長
林明毅董事長
申強華總經理
張志隆主任
數位金融,係指金融與非金融機構透過新興數位技術,諸如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分散式帳本、雲端運算及大數據分析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務。舉凡消費者的存提款交易、匯兌貨幣、信用服務、儲蓄與保險等個人金融服務,乃至於企業金融業務均可涵蓋其中,顯見數位金融的發展趨勢下將對現行金融交易體系造成結構性的改變。
所謂人工智慧,指電腦系統的理論與發展,使其能執行傳統上需要人類智慧的任務;而人工智慧技術可被應用在不同領域,對銀行等金融機構而言,過往以人工作業方式為基礎的金融服務模式,受限人力成本限制,侷限金融服務的客製化發展。然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成熟,及數位經濟倡議與開放銀行的推動,導入人性化智能服務,成為金融機構提供客製化金融服務的關鍵環節。因此,人工智慧應用旨在透過具智能化技術導入,實現作業流程效率提升及產品與服務的創新。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後,為加強防範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市場穩定,對於金融服務的監管要求不斷增加。然金融與科技的日益融合,金融業務創新加速推進,服務方式日趨多元,經營環境不斷開放,傳統金融監管方式難以適應當前變化萬象的市場環境。因此,法遵監理科技隨之崛起,亦在透過新技術的應用達成有效的監管與高效的合規,實現監理機關與金融機構「互利」與「互信」關係的建立。
近年因人工智慧技術 (AI)、資料科技 (Data Tech) 及區塊鏈技術 (Blockchain) 的發展,金融領域正面臨劇烈的衝擊,金融科技 (FinTech) 的各項議題更是持續縈繞在金融場景當中。
在科技驅動的變革之外,來自政策法規面的開放,扮演著另外一股推動金融轉型的力量,開放銀行 (Open Banking)、去中心化金融 (DeFi)、人工智慧金融 (Fin+AI) 與監理科技 (RegTech) 等。
對此,作為金融科技學術研究重鎮的政治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 (FTRC) 及產業前景趨勢分析龍頭的資策會產研所 (MIC) 針對在上開議題有強烈的使命感,期透過雙聯合作的模式成立數位金融創實驗室,善用雙方既有厚實的學研能量,輔以綿密的產業鏈結,領風氣之先,以為開放金融風潮下的中流砥柱,化身為國內金融科技推動的旗手。